膝蓋痛

現代人的肌肉力量遠遠不足,因此膝蓋疼痛很常發生,也因為世界人口老化的關係,開始出現外骨骼系統來幫助走路以及運動,像美國的Hypershell X系列次世代外骨骼,最便宜方案大概是999美金,可以抵消高達30公斤的負重,腿部力量提升約40%,體力消耗減少約30%。
--
但是人類畢竟還是得克服肉體的狀況,因此我們必須了解膝蓋疼痛所發生的原因。膝蓋疼痛的原因很多,從急性的運動傷害,到慢性疾病都有可能。像是髕骨脫位或關節內的游離碎片,體重過重、活動量不足或過度、不良姿勢,都可能影響膝蓋的健康。
--
在常見運動膝蓋常見的傷害主要有扭傷、拉傷和半月板撕裂:
扭傷通常是膝關節的韌帶因突然的轉向或劇烈運動超出正常活動範圍而拉傷或撕裂,常見於籃球、足球這種需要快速轉向的運動中。拉傷則多半是膝蓋周圍的肌肉或肌腱因過度使用或突然加大活動量而受傷。膝蓋周圍可能會有疼痛、腫脹,活動時疼痛明顯加劇。如果膝蓋關節內的軟骨因為負重時的旋轉動作而撕裂,症狀包含膝蓋內外側疼痛、腫脹,感覺膝蓋卡住、無力或難以完全伸直,可能就是半月板損傷。
--
關節發炎也很容易引起膝蓋疼痛,而它其實是一群疾病的統稱,最常見影響膝蓋的有以下三種:
01- 骨關節炎:主要因膝關節軟骨逐漸磨損所造成,症狀為活動時疼痛、僵硬(特別是早晨醒來或長時間靜止後),移動膝蓋時可能出現摩擦聲。

02- 類風濕性關節炎:這是一種免疫系統錯誤攻擊關節造成的,通常會同時影響身體兩側的關節,晨僵時間較長,超過45分鐘,伴隨疲勞、食慾不振。

03- 痛風性關節炎:由尿酸晶體累積在關節內所引起,症狀為突然劇烈的疼痛、腫脹與發紅,雖然常見於大腳趾,但膝蓋也可能出現。
--
至於其它常見的
01- 膝蓋周圍的小滑囊發炎,可能因為反覆壓迫或外力撞擊造成,會引起局部腫脹與壓痛。
02- 過度使用造成膝蓋周圍的肌腱發炎,通常會在活動期間或活動後感覺到疼痛與僵硬。
03- 或是感染:如化膿性關節炎,會導致膝蓋劇痛、發紅腫脹、甚至發燒,需要立即就醫。
--
要好好保養膝蓋可以做體重管理:過重會增加膝關節的壓力,加速軟骨磨損,適度減重就能有效改善。並且保持適當運動:適度低衝擊運動可強化肌肉並穩定膝蓋,過度或不當運動反而容易造成傷害。維持良好姿勢:維持正確的坐姿、站姿與走路姿勢,能避免膝蓋過度受力。可以在日常生活保持適當的體重,做規律的低衝擊運動(如游泳、騎腳踏車),維持良好的姿勢,避免長期單一姿勢,除了膝蓋之外的關節像是如腳踝、髖關節所造成的問題,以免影響膝蓋的健康。
--
大部分不嚴重的狀況都可以自己處理,但如果膝蓋會有劇烈疼痛,或是發熱腫起來,沒辦法承重,卡住之類的,就必須 找尋專業人士處理。

  • 彭柏皓(彭彭)物理治療師
    --
    經歷:
    尼西健康小學堂物理治療師
    尼西健康小學堂專題講師
    上海、北京、杭州一兆韋德健身企業合作培訓講師
    Dynamic lab bike fitting合作治療師
    新竹跑質、跑量、跑健康跑團合作講師
    --
    證照:
    國家高考物理治療師
    Physio haus bike fitting國際認證
    ID level 1、2精繪解剖
    KPM關鍵點療法
    SFMA, FMS, FCS 精選動作評估
    VM內臟筋膜鬆動術
    臨床進階肌動學CAK I & II
    呼吸評估與動作整合I & II
    --
    專長:
    功能性動作評估與矯正
    步態、跑步分析與矯治
    自行車運動評估與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