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系統依照結構:
可分為中樞神經系統(CNS)
以及周邊神經系統(PNS)。
--
腦與脊髓組成中樞神經系統,胚胎時都是由神經管發育而來。而周邊神經系統由中樞神經系統以外的神經組合而成,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延伸,周邊神經系統也會組成脊神經,腦神經,內臟神經,以及神經叢。
--
神經系統是一個連續的閉鎖系統,當牽動一條神經時,也同時影響到神經系統的其餘的部份,神經會在身體動作時產生滑動,因此下方神經出現問題,除了處理除了處理下方問題之外,也可考慮透過上方遠端的神經連續性來協助處理。
--
神經的大小也是不同的,依據周邊組織的神經通道尺寸,例如像是被拉長,滑動,像是在關節處也會隨著關節活動而產生變化。
--
也因此如果身體的其它組織在不正常的張力之下,也有可能會影響到神經。假設肌肉組織如果產生傷害,在身體的修復期過後還是沒有好,此時我們應該去檢查神經組織,除了結構之外神經也是一個相對重要的參考指標。
--
腦需要的耗氧量大約佔了身體的20~30%。神經需要傳遞大量的訊息因此一樣需要大量的氧氣,神經旁邊往往都伴隨著血管,身體活動會產生代謝的廢物,神經亦然,因此身體血流非常重要。
--
當身體出現問題,排除掉其它干擾因素的狀況之下,此時如果檢查出神經發炎,利用神經機械性來擺位,藉此鬆動或滑動神經,有時一些莫名奇妙的問題可能就會改善,基礎神經張力手法在實務上是一個非常好用的方法。
--
什麼是基礎神經張力手法?
是利用神經的走向來擺位,
藉由機械性的牽拉來改善問題的一套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