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霸王龍的咬合力道,大約5400公斤,可以輕易咬壞一台小汽車,他的頭骨必須牢牢地固定在一起,才能讓頷部肌肉發揮最大的功用,霸王龍的上顎不會動,下巴打開加上抬頭才能夠把嘴張到最大,而人類的下巴打開之後再經由顳肌,讓嘴巴閉合,人類咬合力量大約是40公斤,小小的關節卻能發揮超大的力量。
顳顎關節障礙在大部份人的認知裡,一般人可能還會把嘴巴打不開,打開會痛、有聲音、打開歪斜等,直接跟顳顎關節障礙直接做連結,都是對這個症狀的刻板印象。
顳顎關節障礙是一個正式的疾病,是一種因為顳顎關節遭遇急性卡住發炎後,在關節產生沾黏,在肌筋膜上產生代償或不正當張力,引起連串組織變化的疾病,所以診斷上必須確認:
(1)必須要有粘黏。
(2)必須要有張力異常。
問題的發生,通常都起於關節內軟骨脫位,至於軟骨是什麼原因脫位,現在還有很多研究說法不同。
軟骨脫位也不用太擔心,WHO的報告指出,一般人去做檢查,裡面有33%都已經有軟骨脫位的問題。
而高風險群從研究上得知,包括:脊椎側彎、BMI過低、女生、骨質疏鬆…等。
但高風險群不代表會發生,有不當咬合習慣的高風險群,研究上也僅僅說單邊啃咬東西,可能會造成關節上受力不均,造成咬合不穩及單邊關節周遭肌筋膜緊繃,
人類在動嘴巴時,一次需要動兩邊的顳顎關節,所以對於這些高風險群就常常,看起來嘴巴打不開,甚至吃東西容易痠痛,但他們都是顳顎關節障礙嗎?
如果不能符合要有粘黏及張力異常,可能是顳顎關節上有肌肉失能,這些人雖然嘴巴打不開,但做一些肌肉放鬆或是肌筋膜的處理後,通常嘴巴就會神奇的打開,相對來說顳顎關節障礙的病人,因為關節內有轉變,要神奇地突然打開就不那麼容易了。
如果想知道自己有沒有顳顎關節障礙,建議您找有相關知識的牙科醫師、耳鼻喉科醫師或是物理治療師,才不會誤入疾病的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