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H8bAqYCjcr88psk27
--
「課程說明與大綱」:
不論在醫療場所或是訓練的場所,甚至我們自己本身,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對話:
--
A:「我的肩膀最近不舒服」或是「我的背部最近緊緊的」,
B:「怎麼受傷的呢?」,
A:「我也不知道~就莫名其妙的越來越不舒服」,
對於醫療人員而言,「不知道怎麼受傷」這樣的病史資訊量是相對少的,對於評估問題是有難度的。然而,這樣的困境可以在物理治療大師Shirley Sahrmann創立的「動作系統障礙理論Movement System Impairment, MSI」中可以獲得清晰的評估脈絡與邏輯。
--
Shirley Sahrmann對於臨床的症狀(Clinical symptoms),譬如下背痛、肩膀旋轉袖肌群受傷、膝蓋疼痛等,歸因於「日常活動(Daily activities)」,而這些日常活動,逐步造成病理性或是實質組織損傷的原因為:重複的動作(Repeated movements)以及持續維持的姿勢(Sustain position)。因此了解如何評估日常動作的異常動作模式,可以教育個案如何有效率的紓緩不適感;同時也必須透過肌動學,了解動作失能的背後原因,可以設計更適切的運動處方和訓練課表。
--
本次課程內容會以Shirley Sahrmann創立的「Movement System Impairment, MSI」的理論,以及Kendell McCreary的肌動學為基礎,先由靜態姿勢評估開始,再針對一般日常生活的活動做分析以及評估,同時透過肌動學的知識,幫助學員了解異常動作背後的真正原因,並教導如何設計相對應的動作訓練以及居家運動。
--
本課程學習目標:
1. 了解動作系統(Movement system)的架構與交互影響的關聯。
2. 了解由日常活動以及功能性動作中評估異常動作模式的技巧。
3. 由肌動學以及動作控制的角度了解異常動作模式的原因。
--
【課程流程】
====================
第一天
09:00-10:00--動作系統簡介 introduction of movement system
10:00-10:20--休息
10:20-12:00--過度活動vs活動不足Hypermobility VS hypomobility
12:00-13:00--午休
13:00-14:40--組織相對僵直vs組織攣縮Relative stiffness VS shortness
14:40-15:00--休息
15:00-16:40--肌動生理學架構下的動作系統Kinesiopathology model of movement system
16:40-17:00--Q&A
====================
第二天
09:00-10:00--神經肌肉適應性 Neuromuscular Adaptation
10:00-10:20--休息
10:20-12:00--靜態姿勢評估 Static Assessment of posture
12:00-13:00--午休
13:00-14:40--功能性動態肌動學評估(下半身)
Dynamic kinesiological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ies functional movements
14:40-15:00--休息
15:00-16:40--功能性動態肌動學評估(上半身)
Dynamic kinesiological assessment of upper extremities functional movements
16:40-17:00--Q&A